浅塘在线--儿时的记忆,老家村门口一口浅塘,是儿童时光差不多全部美好时光的记忆,游泳嬉水、抓鱼钓鱼、捞螺丝、漂石仗、淘硬币、以及生活中各种洗洗涮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社区广播台

查看: 254|回复: 0

[教案] “犯错”的孩子学得更好!父母必问8个问题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0027
发表于 2019-4-27 13:5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一次我想自己在冰箱里拿一瓶牛奶,可是瓶子太滑了,我没抓牢,瓶子掉在了地上,牛奶溅得满地都是,简直就是牛奶的海洋!
        我母亲看见了,但她并没有批评惩罚我,她只是说,哇!你制造的麻烦可真是棒极了!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一汪牛奶呢!哎,反正奶瓶已经摔碎了,那么在我们把它打扫干净之前,你想不想在牛奶中玩几分钟呢?
       
               

       
        我听母亲这样说,简直高兴极了,立刻就在牛奶中玩起来。几分钟后,母亲对我说,你知道,今后无论什么时候,你都必须要把它打扫干净,并且要把每件东西按原样放好。那么你打算怎么收拾呢?我们可以用海绵、毛巾或者是拖把来打扫。你想用哪一种呢?我选择了海绵,我和妈妈一起把那满地的牛奶打扫干净了。
        等我们打扫完之后,我母亲说,刚才,你所做的用你的两只小手拿起大牛奶瓶子的试验已经失败了。现在我们到后院去,把瓶子装满水,看看你有没有办法把它拿起来,而不让它掉下去。我很快就发现只要用双手抓住顶部、靠近瓶嘴的地方,瓶子就不会从我的手里滑掉了!
        从那以后,我知道我不必再害怕犯任何错误了。因为错误往往是学习新知识的良机。科学实验也是这样,即使实验失败了,我还是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
       

        孩子的成长过程
        就是不断犯错的过程
        日常生活中,常有家长问:孩子犯错误该如何批评呢?还有些家长一看到孩子犯错就着急,恨不得马上给孩子纠正过来。
        事实上, “金无赤金,人无完人”,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会犯他那个年龄段的错误:
        1岁:吵夜,缠人
        2岁:不好好吃饭,说话发音不清
        3岁:乱拉屎尿,乱涂乱画
        4岁:捣蛋,违逆,恶作剧
        5岁:撒谎,欺负小孩子、小动物
        6岁:闯祸,偷拿别人的东西,砸烂玻璃
        7岁:多动,贪玩,不爱学习
        ……
        ①孩子不经历挫折,就不会长大
        心理学上有一个“挫折”理论,即孩子不经历挫折,是不会长大的。儿童心理学家马克布·莱利说: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探索身边世界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犯错的过程,他们正从种种‘坏毛病’中汲取教训,逐渐懂得分辨是非对错。
        因为当孩子面对错误或挫折的时候,内心会产生一些冲突,体验到恐惧、愤怒、焦虑等情绪,这会促使他去思考如何去处理和面对所处的情境,这样的孩子会从犯错中学习到责任和聪明的应对方法。
       

        ②孩子犯错需要合适的年龄
        就像打预防针一样,孩子犯错也需要合适的年龄。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当街撒尿,路人会对孩子的父母有看法;10岁还当街撒尿,那就是会认为这个孩子品行不端。
        1~3岁:形成有效免疫
        这个时期的孩子犯一些错误,通过错误来确知与外界或他人的关系,也可以获得对错误的部分免疫。
        2~5岁:学会处理情绪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许多负面情绪,如愤怒、对抗、残忍、嫉妒、仇恨,都要有适当的释放和表达,孩子会获得处理这些情绪的经验,学会节制。
       

        允许孩子犯错误
        给孩子改正的空间
        有不少父母提出质疑:难道孩子犯错不该阻止反而还应该鼓励吗?当心“小错不究,大错难免”!
        孩子的错误可以分为两种:
第一类大人必须立即予以纠正的如不讲卫生,欺负弱小,不懂得爱护公物等。 第二类
孩子能够自己纠正的
比如如何适应环境生活挫折等。这类错误是孩子在求知过程中因认知能力的稚嫩导致的失败经受的挫折和多走的弯路,父母可以放手让孩子去做,因为:
        ①孩子不断犯错、不断地改正错误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
        假如不给孩子提供这样的机会,他们会变得懒惰,不敢尝试,或依赖于父母。
        ②孩子不犯错就不知道什么才是错,也不会知道改正错误的方法,以及为什么要改正错误的道理。
        孩子小时候也许会非常听话,但孩子到青春期后就没有经验来处理他的焦虑和挫败感,父母没有能力帮助他处理好社会矛盾,他就容易把愤怒指向父母,把一切的不顺都归咎于他们。
        当然,并非一定要鼓励孩子去犯错,顺其自然比较好。父母只要在正常的规范下,放手让孩子多做力所能及的事,允许他标新立异,做他想做的事情。即使孩子做错了,也要因势利导,使他不怕失败,勇于进取。
       

        面对孩子犯错
        只需问八个问题
        那么,孩子犯错,家长到底应该怎样做,才能不损害孩子的创造力和学习力呢?不妨问孩子8个问题:
        1.“发生什么事了?”
        让孩子有机会说话
        遇到问题,先让孩子从他的角度说说事情的经过,一是可以避免冤枉孩子,二是即使真的是孩子的错,他也会因为有机会为自己辩解而比较甘心认错。
        2.“你的感觉如何?”
        让孩子的情绪有个出口
        当孩子还有情绪的时候,别人说什么他都会听不进去。因此,如果父母希望孩子能够听得进去我们的意见,就需要先理解他的感觉,让孩子慢慢冷静下来。
        等到孩子足够冷静后,问他——
        3.“你想要怎样?”
        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
        不管孩子此时说出什么惊人之语,先不要急着教训他,而是冷静地接着问他——
        4.“你觉得有什么办法?”
        和孩子一起想解决办法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天马行空,提出各种各样的想法,这时不论听到什么,无稽的,幼稚的,父母都暂时不要做批评或判断。
       

        等到再也想不出任何点子的时候,就可以问他——
        5.“这么做有什么后果?”
        让孩子明白现实真相
        让孩子仔细想一想,如果照他的办法做了,后果会怎样?如果他的认知有差距,父母可以跟孩子讨论一番,只需陈述事实即可。
        等到孩子明白现实真相后,接着问他——
        6.“你决定怎么做?”
        让孩子做出明智选择
        孩子在了解后果后,通常会做出最合理、最明智的选择。即使他的抉择不是成人期望的结果,也要尊重孩子的决定。就算孩子选择错误了,他从这个错误中也可以学习到更珍贵难忘的教训。
        接着问——
        7.“你希望我做什么?”
        让孩子做出明智选择
        让孩子明白,放手大胆去尝试,父母会在一旁协助、支持自己。
        等到事情过去之后(一两天),父母再问他——
        8.“结果如何?”
        或“下次碰见相似的情形,你会怎么选择?”
        让孩子检视自己的判断。从这一整个过程中,孩子慢慢掌握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需要我们操心了!
        孩子犯错误不可怕,只要有利于他们思维的创新,有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就应该允许并鼓励他们犯一些天真的错误,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逐渐培养起从失败走向成功的自信,不至于成为缩手缩脚畏首畏尾的弱者。
                                    
                                                        
                        
                        
                        
                        
                        上一本:传奇大百科全书下一本:传奇大百科全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