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塘在线--儿时的记忆,老家村门口一口浅塘,是儿童时光差不多全部美好时光的记忆,游泳嬉水、抓鱼钓鱼、捞螺丝、漂石仗、淘硬币、以及生活中各种洗洗涮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社区广播台

查看: 124|回复: 0

[教案] 在家也要小心翼翼的孩子,真可怜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0027
发表于 2019-4-27 13:5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好友L给我看了她双十一的购物单,最大一笔支出是一台平板电脑。我调侃她:“你前阵子不是刚换了一台新的吗?这喜新厌旧也太快了。”
        L说自己的平板被她儿子给摔了。她儿子今年4岁,有一天趁她没在屋,儿子应该是想自己找动画片,然后没拿住,平板的屏幕就摔碎了。
        后来小家伙自知闯祸,把平板藏到了柜子里。
       
               

       
        L和老公找了半天没找到,问儿子儿子也不说,还缠着她让她讲故事什么的,阻止她靠近柜子。最后她老公强行把柜子打开,才发现这件事。
        好友说当时儿子看到他爸爸开柜子,吓得一下子就哭了。我马上安慰儿子说没事儿没事儿啊,妈妈不怪你。
        她老公事后责怪她心软,认为如果不让孩子记住这次教训,以后肯定还会乱拿东西,不小心的。
        其实L的处理方式真的很好。孩子知道错了,焦虑的大哭,作为妈妈,首先需要的就是安抚孩子的情绪。在一个家里面,比惩罚孩子错误更重要的事情,就是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人情味。
       

        在家也要小心翼翼的孩子
        真的很可怜
        我曾经认识一个叫小媛的孩子,她大学的时候在我朋友的咖啡店做兼职。
        有一年她跟我朋友说,寒假时候不想回家,春节的时候想在店里住一阵子。朋友觉得很不妥当,又怕小姑娘有什么难言之隐,便让我跟小媛聊聊。
        小媛倒是也没遇到什么困难,只是单纯的不想回家。她说家里还没有店里呆的舒坦。
        一回家就要面对父母的冷言冷语,从做饭的口味到穿衣的品味,从站姿到坐相,什么都要指指点点一番,最让她难过的事是今年六级也没过,入党的资格也没争取到,估计整个寒假,父母都会想起来就骂她一通的。
        想到她从小在家里就小心翼翼但还是经常挨骂的样子,总是说不出的心疼。
        今年还有一个很极端的案例,高考刚结束,一名叫小斯的考生与父母发生争执,离家出走后自杀。他的遗书中这样描述家中的生活:
        “有点什么事情就打,考98分都被骂,吃饭打嗝一巴掌打过来,夹菜姿势不对也一巴掌打过来,自己小时候生活不好非要对我要求严格。当然也可以说这是什么对我的爱啊,但抱歉,我情商低,感觉不到父母的爱……”
        咱们中国有句俗话,叫“打是亲,骂是爱”。不管孩子的父母从来都是被鄙视和指责的,而管教孩子即使再严格,也会被认可和体谅。
        可是如果真的希望孩子健康成长,单纯的斥责和惩罚作用是极为有限的,即使孩子对父母“闻风丧胆”,在父母面前“乖的连大气都不敢出”,孩子长大之后,依然会面对很多问题。
        最大的问题就是孩子会缺乏对这个世界的温情和信任。在儿童阶段,孩子会本能的把父母对待他的方式,等同于全世界对待他的方式。
        同样,当孩子对父母感觉到了失望和恐惧,那么他看待世界上其他的人和事,也一样是带着一种冷漠和戒备的负面情绪。
        如果孩子无法用:快乐、友善、宽容、鼓励、温柔、有趣等等这些富有“人情味”词汇来形容自己的家庭,即使这个家庭有再严格的家教,那么也依然无法用“成功”来形容。
       

        家是温暖的避风港
        有时候需要接受不完美
        很喜欢一部美剧,叫《摩登家庭》。主人公夫妻有三个未成年的孩子,孩子们的妈妈对孩子的管教颇为强势。
        不满10岁的儿子用玩具枪打了姐姐,她会命令老公用玩具枪同样射击儿子,让儿子吸取教训。
        发现大女儿跟她求助,只是为了逃避学校留的做小蛋糕的家庭作业,她会把做好的几十个小蛋糕都扔进垃圾桶,让女儿不敢偷懒。
        有一个情节是她不满16岁的女儿偷偷跟朋友们喝酒,回家后坐在马桶边吐到不能自理。
        她得知消息后,愤怒的冲到女儿房间,女儿看到妈妈的一瞬间,也是吓了一跳,忙着解释来龙去脉。
        但是那一次,妈妈只是走过去,把毛巾浸湿,然后轻轻的帮女儿擦脸。没有责备,只有心疼。
        教会孩子规范的礼仪和规矩十分必要,纠正孩子的缺点和错误更是无可厚非。但是管教孩子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让孩子充分的感觉到家人对他的关爱。
        所以孩子们的妈妈即便严格,却还是会在孩子们困难时伸出援手,会在孩子们开心时跟他们笑作一团,会在孩子们失落时鼓励他们重新振作。
        而孩子们的爸爸更是包容,会告诉孩子们爸爸的车是“信任的蛋卷”,在爸爸的车里可以说任何话,任何事情,不会被责怪、不会被嘲讽、不会被出卖。
        就是这样点滴中体现的关爱,让这对夫妻即使有各种缺点,还是跟孩子们相处融洽,被视为可以信任的朋友。
        我们常常会说家是“避风港”,并不是因为家里有多么奢华或者家里怎样的坚固,只是因为家是一个可以安心休息,可以为明天奋斗提供能量的地方。
        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完美的小孩。时刻对孩子保持高标准严要求,家,就与监狱无异了。
       

        充满人情味的家
        需要幸福的爸爸妈妈
        常在新人结婚的时候,听到这样的话:
        “你是否愿意这个人缔结婚约?无论疾病还是健康,或任何其他理由,都爱他,照顾他,尊重他,接纳他,永远对他忠贞不渝直至生命尽头?”
        年少时觉得这只是一个神圣的仪式,越年长越发现这句话其实暗含了家庭幸福的秘诀。
        特别是有了孩子之后,如果爸爸妈妈能够彼此相爱、彼此尊重、照顾,彼此接纳,并且能用同样的心态去对待孩子,那么这个家庭必然就会和谐美满。
        见过很多不太幸福、冷冰冰的家庭,家庭成员之间对话多数总是充满浓烈的火药味。
        妻子指责丈夫做家务不上心;丈夫指责妻子唠唠叨叨,喜怒无常;父母指责孩子学习上不努力,成绩落后;孩子指责父母侵犯隐私,管得过宽……
        多数时候,家庭中遇到的问题并不是“伤筋动骨”的。
        可能换一种语气去表达,换一种态度去处理,或者换一个角度去思考,结果就会不一样,一场充满火药味的对话就能避免。
        即使真的有问题,父母最好可以在不给彼此和孩子造成伤害的情况下,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并且以此来拉近彼此的距离。
        一个人,脾气来了,福气就走了;一个家,火药味浓了,人情味就淡了。
        请有话好好说,请对事不对人,请让所有的批评都以谅解和微笑结尾,请让孩子充分的感受到,爸爸妈妈的幸福和这个家里的人情味。
                                    
                                                        
                        
                        
                        
                        
                        上一本:传奇大百科全书下一本:传奇大百科全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