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塘在线--儿时的记忆,老家村门口一口浅塘,是儿童时光差不多全部美好时光的记忆,游泳嬉水、抓鱼钓鱼、捞螺丝、漂石仗、淘硬币、以及生活中各种洗洗涮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社区广播台

查看: 334|回复: 0

[教案] 为什么有的孩子喜欢拿父母的钱装逼?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0027
发表于 2019-4-27 13:5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喆爸看了我一眼,我心领神会——他觉得价格太高,性价比太低,这时候需要我出来救场。我说:“也不是很好看,再转转吧。”
        他去试衣间换衣服,那个男生则表示出对这件衣服的浓厚兴趣,跟和他一起来买衣服的中年女性说:“妈,我穿这件衣服是不是倍儿精神?”
        他妈妈听到了刚刚的报价,有些为难:“是挺精神的,咱们刚来,要不先去别处转转?”
        男生有些不悦:“这件就不错,一眼看上的东西最可心了。”
        他妈妈有些尴尬:“可一件衣服,是我两个月的工资了……”
        “我又不是天天买,至少能穿两年呢,我们班好几个同学都穿这个牌子的,老穿几百块的破衣服,我都不好意思和人家一起踢球了。”
        男生这句话,明显确动了妈妈最脆弱的神经——别人家孩子有的,我家孩子也要有,如果孩子因为自己无能为力而受委屈,就是当父母的无能。
        当喆爸从试衣间出来,售货员已经给那对母子开单。
        走出专卖店,我重述事情的经过,问喆爸:“假如喆喆到青春期,也提出让我们经济上为难的要求,你会答应他吗?”
        喆爸毫不犹豫:“要看是什么事,真有用的,为难也要创造条件上;如果只是因为‘别人有’而想要,坚决不能答应。”
       
               

       
        前几天,题为《别再拿着父母的钱装逼了》刷爆朋友圈。
        如果一个孩子,老拿父母的钱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会不会是因为父母最初给予他们的爱,就出现了偏差?
        初中时,有两个关系比较好的朋友A和B,我们三个都家境普通,B有点男孩子性格,穿衣打扮极不讲究,多穿姐姐的旧衣服,又肥又大,看起来很邋遢。
        A虽然买衣服不多,但每件衣服不是这里绣着一朵小花,就是那里多了个蝴蝶结,细节处透露着特别,衬托的A也气质独特。
        很长一段时间,B每次大考小考都是班里前三名,我以为她的心思只在学习上,无心关注外表。
        某次期末考试完毕,我们相约去B家附近的集市玩,我、A、B的妈妈也去了。集市上花花绿绿的衣服很多,当B对某件衣服表示出兴趣,她妈妈基本拿一句话应付:“哪有多余的钱啊!臭打扮什么啊,你姐姐的旧衣服就行了,有那心思还不如多做两道题呢!”
        而当A看上某件衣服,她妈妈则笑着问:“你真喜欢,咱记住样式,回去看看家里有没有类似的。如果没有,妈给你做一件比这个还好看的,你看行吗?”
        初中毕业,我读了县城的高中,A读了镇上的高中,B也考上了县城的高中,但她妈妈觉得女孩子迟早要嫁人,读书没用,让她缀学打工。
        因为精神上的富养,A一直挺自信,虽然只读了电大,但乐观积极会打扮,心态好、人缘好,工作生活顺风顺水。
        我妈对打扮虽然也抵触,但有爸爸从中平衡,我内心的渴望也没被过分压制,着装方面没有自己的风格,但经过修炼总算能保证不贻笑大方。
        而B因为意愿一直被压制,去深圳打工以后经济独立,开始疯狂补偿曾求而不得的东西。
        高中毕业那年,我们三个相聚,说到自己三年来从没给家里寄过工资、过年回来还想方设法骗妈妈的钱,B言谈之间竟然有些许快感。
        永远得不满足的孩子,遇到机会补偿曾经的缺失,往往会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很大一部分喜欢拿父母的钱装逼的孩子,也许就是在弥补曾被父母压制过的内心渴望吧?
        那些永远得到超额满足的孩子,也很容易陷入拿父母钱来满足自己的怪圈。
        逼父母买苹果手机的新闻层出不穷,身边也不乏工作几年,还靠父母接济的人。
        比如刚来北京,工资只有四五千,却不愿意和别人合租,光房租就用掉80%的工资,剩下的钱根本不够吃饭,偏偏找个女朋友每周还要看电影、逛街、吃饭、送礼物。每月底都要打电话给老妈,撒谎说自己又报什么班了,需要缴学费等等。
        比如当锅炉工的父亲,一直觉得自己工作卑微,怕骑着三轮车去给女儿送衣服和生活费丢人,离学校200米就停下来等女儿来取。当女儿交了男朋友,怕被看轻,提出想买个苹果笔记本电脑和男孩一起上自习,老父亲拿出了半年的积蓄……
        这样的爱,像毒药,一方面让孩子的得到越来越理所应当、撑大了孩子的欲望,一方面让自己不堪重负、精疲力尽。
        如何恰当的给予,是身为父母的必修课。
        每当我偶尔因无法给予喆同学更好的生活而心存内疚,总会想起一个朋友的故事——
        2001年,他刚考上大学,手机还是奢侈品,他喜欢的诺基亚8250对于家庭收入来说也是天价,当他提出来想买,一辈子在地里讨生活父亲先是沉默,几分钟后抬起头说:“我不懂手机到底有啥用,但你提出来了,肯定特别想要,但咱家只能凑出来你的学费。要不这样,现在离开学还有一个月,爹会瓦工活,咱俩去济南找你做包工头的哥哥干点零活,看能不能攒够手机钱?”
        他和父亲干了整整35天的零活,终于攒够了买手机的钱。
        这件事中,他的需求得到了满足、愿意得到了尊重,同时也明白了“想要什么,必须自己去争取”的道理。
        既不打击孩子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不轻易满足孩子超过家庭经济条件的欲望,这位父亲朴实的做法,不正是我们在养儿育女过程中,必须掌握的智慧吗?
                                    
                                                        
                        
                        
                        
                        
                        上一本:传奇大百科全书下一本:传奇大百科全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